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原文】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
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
「须菩提!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
「须菩提!
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再者,菩萨了知一切诸法其性本空,为因缘聚灭会合,所以于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所执着,以此无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众生。
也就是六根清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去行布施。
这是什么缘故?若菩萨修行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
你认为东方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
「不可思量的,佛陀!
」
「须菩提!
那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
「不可思量的,佛陀!
」
「须菩提!
菩萨因体悟三轮体空,不执着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
菩萨只要依着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淨的菩提本心。
」
【注释】
*本分在叙述「妙行无住」,就是说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对诸法产生虚妄分别;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淨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
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奥妙之行。
不着相布施,也就是菩萨在行布施时,了达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轮体空,即无能施之心,不分别受施之人,不见有施之物,当然布施后不存求报的念头。
能不着相布施,因施与性空契理,性空无量无边施福亦无量无边。
布施:
布,普也;施,捨也。
菩萨修六度万行,以「布施」,一义,即可收摄其他五度:一、财施,即是六度中之布施度,施以物资他生也,小至一钱一物,大至国城妻子。
二、无畏施,可摄「持戒、忍辱」二度。
无畏之故,任何恶魔不能破他的戒体;无畏之故,一切凌辱皆能忍受;无畏之故,能精进勇勐地修行正法。
三、法施,可摄「精进、禅定、般若」三度。
又佛因地修行,于诸善业精进不懈;说法之前,必先入禅定,以般若智慧观察听法大众之根性,然后应机说法。
色声香味触法:
即六尘。
又名六处、六境。
一、色,如黑白方圆等,为眼根所对、眼识所缘的境;二、声,一切声、音、乐,为耳根所对、耳识所缘的境;三、香,一切物品乃至男女身体所有之气息,为鼻根所对、鼻识所缘的境;四、味,饮食馔餚美味和辛辣等味,为舌根所对、舌识所缘的境;五、触,冷暖寒热及硬软细滑等感觉,为身根所对、身识所缘的境;六、法,即是识心所想及的心法,为意根所对、意识所缘的境,如回忆往事或憧憬未来。
虚空:
有周遍、不动、无尽、永恆等四义。
四维:
即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我是一名捡骨师,那天捡了一块不该捡的骨头,当天晚上整个村子的女人都魔怔了...
一本剑谱掀起江湖中的一场血雨腥风,传闻得此剑谱可羽化登仙,作为孤儿的他与这本剑谱有剪不断的爱恨情仇,尽在十六年后的今天,一一揭开当年隐秘,开启一段热血传奇。...
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的冯耀,不得不接受自己仍然是一个孤儿的身份,正当主角为某事窃喜意淫时,才发现现实很多时侯和书上说的不一样!离奇的身世!曲折的经历!浴血沙场的拼搏!动人的乱世情仇!这里几乎没有规则!这里只有强者才能说了算!这里是最真实最黑暗的乱世!!血腥!杀戮!战争!权斗!阴谋!名利!女人!逆袭!且看主角如何从一个废材般的孤儿,最终成为天下霸主!...
故事牵扯了两个世界的命运,诞生于新世界的天才少年爱森,冥冥之中就与世界的命运线纠缠相连,在幕后主使的掌控下,他来到了神奇的魔法世界,看似美好的异世界生活背后却隐藏着令人乍舌的黑暗看少年如何以剑于魔法逆转命运!...
quot她失恋后莫名其妙爬上他的床,一夜之后,他勾唇浅笑,我来对你负责!然后,他一次次霸道闯入她的生活,她渐渐丢了心,弃械投降熟料,坊间流言四起,叶少弃了新欢重回旧爱怀抱叶太太恼羞成怒,开车差点撞死两度情敌多年后,她刑满出狱,成为江城首屈一指的交际花。她游走于各路男人之间,却独独不屑给他一个眼神。他却日渐浓宠,恨不能天上地下将最好的全给了她。她醉眼朦胧时与人低语浅笑,叶少啊,大抵就是传说中的犯贱!可他恍如未闻,只将她拦腰抱起,嗓音中能掐出一把深情的柔,乖,我们回家!quot...
是谁逼得堂堂国风美少女苏晓梦在骗婚骗房的追夫路上越走越歪?...